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精神世界的富足,女性群体更加追求“美“,不但要有一个凹凸有致的好身材还要完美比例的脸蛋。甚至,在近几年媒体及明星由上至下刻意宣传下,许多女性正追求“逆时间”的颜值,也就是“冻龄”,不愿意接受容貌在时光加持下的变化,刻意甚至偏执地想要永远保持最青春的状态。小红书中也不例外,软件中大肆宣扬“变美”的“种草秘籍”,各类“美丽秘诀”也层出不穷,看着小红书中一个个美丽的脸庞,你有没有过外貌焦虑呢?你有没有“剁手”小红书中的“变美”产品呢?
本篇文章特别采访身边10名介于22-30岁的女性,并且附有小红书某10w阅览量美妆博主的访谈记录,揭露小红书中贩卖外貌焦虑盈利的惊天秘密。
作为一款年轻女性分享美丽心得的软件,小红书的内容大多都与“审美”及“如何体现审美”有关。但是这种“审美”却是单一化的,并且无限趋近于完美的女性外貌,“白幼瘦”、“年轻美貌”、拥有完美的三庭五眼比例、高鼻梁、大眼睛是小红书中的大多数女性的追求。
小红书甚至将个人的生活品质与好的外貌与身材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一个成功并让人羡慕的女性需要拥有完美的五官,对身材近乎苛刻的管理,精致优雅的生活等。这完全违背了健康而多元的审美,导致许多拥有好的外表,身材正常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与外貌产生焦虑,形成一个消极的身体意象。
很多网民对明星及媒体的女性形象进行内化甚至崇拜,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去购买大量的化妆品、使用小红书中提倡的变美小妙招,甚至通过整容等手段“改善”自己原本端正的五官(此处指对于自己的容貌极其不自信而导致的过度整容)。
只要你打开软件,不论什么区域,哪怕是旅游甚至Vlog分类中都会隐藏对于女性美的定义。比如旅游区,本来我们想去种草旅行秘籍,但是往往博主们分享的旅行内容却更多凸显自身的美貌,还会通过调节滤镜、ps照片等方法更加放大自己的外貌优点,让自己的容貌作为比旅行内容更为突出的存在。比如拥有近60万粉丝的Steph在旅游时发布的照片,就将镜头的中心固定于自己美丽的容貌上,并调节滤镜让整体的氛围更加梦幻,而忽略了本来应该作为主体的旅游内容。
你可能会想,那我点开Vlog区域,总不可能会外貌焦虑了吧?❌!这种单一的提倡“白皮肤、年轻的外貌、纤细的身材”的意识形态也会无孔不入地入侵内容的分享,直观地影响你对于美的观感。如图,不同的Vlog博主都凸显了自己的身材或者容貌,甚至预览图和题目都要争相体现出优越的经济条件。比如Rierart日耳的文章,月入4w的标题、温暖舒适又宽敞的背景、以及纤细身影,已经传递出成功女人应该拥有金钱和良好外貌的价值观。
笔者访问的10名女性中,无论是家境殷实的美妆博主还是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皆因为小红书中所传达的“美”的描绘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她们均认为小红书中有关于容貌、身材甚至生活方式与自己的现实有较大的差距,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她们会购买相同的护肤产品或者刻意模仿博主提到的生活方式。
钱花了不少,却并没有达到小红书上宣传的效果,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消极的情绪中,甚至自我怀疑。
我自己也曾陷入对于自身的容貌怀疑中,看着小红书中的女孩子一个个皮肤光滑细腻,年纪小的女生也就罢了,甚至孕育几个孩子的中年母亲的皮肤状态都比我年轻。妆容精致的她们刺痛了我的自尊心。我开始模仿她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花费数千元购买同款护肤品,到头来,皮肤没有改善,却惨遭烂脸,去医院医治整整两个月才恢复从前的皮肤状态。
偶然间,一位朋友——小红书某拥有10万粉丝的美妆区博主告知我小红书盈利的秘密,我这才彻底放下对于“小红书宣扬的美貌”执着: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假的,是为了盈利而虚构出的“财富密码”罢了。
这位博主朋友化名为Amy。Amy称,如果想要在小红书中获得更高的关注,噱头是必不可少的。而至今为止,最大的噱头就是利用女性爱美的心理,制造外貌焦虑。用影视及媒体中宣传的刻板女性形象去影响受众,让女性认可这种单一的审美,对于自身形象进行严苛的审视,从而诱导女性付费花钱。在焦虑弥漫的环境里,女性对于美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开始,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般,难以回头。
Amy还偷偷地透露了自己的涨粉秘诀:用夸张的标题和拥有强烈视觉效果的的前后对比图来吸引点击率。一般这种产品推广都是收了广告费用的,她会故意将自己的素颜妆点上许多瑕疵,将脸洗干净后利用光线和P图手段让皮肤看起来没有毛孔且水嫩光滑,营造出一种产品立竿见影的效果。观看者往往会因为急切的变美需求而短暂地丧失理智,以“眼见为实”为安慰自己,轻易地信任博主对于产品的宣传,从而拿出一把又一把的金钱为焦虑买单。
小红书上对于美的极致且单一化的追求像病毒一样传播,强化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美”的认知,让消费者陷入单一的审美恶性循环。甚至,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社会与文化趋势而默认这种单一的美是政治正确的,从而使更多达不到这种极致“美”的女性产生焦虑。
从古至今,对于女性美丽的意识形态就一直存在着,比如形容女性与男性般配会说“郎才女貌”,深层的含义是,对于女性而言,拥有一副足够美丽的容颜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美”的标准越来越单一化。近几年,不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社会风尚都崇尚年轻、白皮肤、欧洲人般的面孔。比如今年的火爆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即使52岁的伊能静,都保持着年轻人的体态和肌肤状态,所有的女明星都费尽全力与时间做对抗,留住自己的美貌。
过往研究证明,观看过瘦身材的照片,往往会使观看者产生消极的身体意象或是身体不满(Altabe& Thompson, 1993; Dittmar & Howard, 2004; Tiggemann, & Slater, 2004);人们长期接触时尚杂志、网络媒体图片等,也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消极的评价。
理论上来说,这种“理想瘦”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内化了那些重要的人或者喜爱的人所认可的态度,该过程被称为社会强化。比如社会媒体会对体重问题进行批评或嘲笑,鼓励节食,赞颂过于苗条的模特等,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交媒体对这种非现实标准的鼓吹更是推动了女性对这种身体理想标准的认可。
社会对于美的定义是畸形的。美好像只有一种姿态,丰满、单眼皮、黑皮肤是不被人们承认的。而在这个风尚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社会标榜“女人必须要美”、”女人不可以变老”,这就使没有达到这种苛刻美的要求的女性更加焦虑,而她们也会病态地迷恋媒体上刻画的女性形象,一次又一次地跳进小红书的“变美陷阱”。
你有因为外貌焦虑而在小红书上剁手那些所谓的“变美产品“吗?不妨在留言区讨论一下吧~